会员风采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个人中心
搜索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文章详情
副标题
加快推进国防动员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5-10-10
以下文章来源于阁中槛外,作者阁中槛外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安全环境和风险挑战日趋复杂。作为连接军地、贯通平战的关键枢纽,国防动员办公室肩负着新时代国防动员能力建设的重要使命。加快推进国防动员能力转型升级,必须立足实战需求,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国防动员对打赢战争的支撑保障能力。
一、强化思想引领,牢固树立备战打仗意识
国防动员能力建设首在思想观念转变。要深刻认识到,现代战争形态正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演变,国防动员的内涵外延、方式手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必须破除和平积弊
,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真正把动员准备摆上战略位置。各级动员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形势战备教育,开展现代战争特征研究,深入理解智能化战争对动员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建立科学的动员理念体系
至关重要。要确立"精准动员、快速动员、高效动员"的核心指导思想,推动动员模式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
二、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现代国防动员体系
体制机制是国防动员能力建设的制度保障。
要完善领导指挥体制
,
健全国防动员委员会工作机制,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建立军地联动、平战一体的指挥体系。重点解决指挥关系不顺、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确保一旦有事能够快速反应、高效指挥。
要优化动员流程机制
。
建立从潜力统计、计划制定到组织实施的全流程工作规范,制定完善的动员预案体系。探索建立的"动员需求提报、潜力资源对接、行动方案生成"三步骤工作机制,实现了动员需求的精准对接与快速响应,大大提升了动员效能。
要创新监督评估机制
。
建立科学的动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定期组织动员能力检验评估,将评估结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通过强化问责问效,确保各项动员工作落地落实。
三、夯实动员基础,提升潜力转化效能
国防动员潜力是能力建设的物质基础。
要深化潜力调查统计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建立覆盖全面、数据准确、更新及时的国防动员潜力数据库。特别要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等新型动员潜力的统计与管理。
要突出动员力量建设
。
重点建强专业技术保障队伍、对口支援队伍和新型领域支援力量,优化力量布局和编成结构。
要加强动员基础设施建设
。
统筹推进军民通用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重要基础设施的防护能力和抗毁能力。注重在重大工程建设中贯彻国防要求,实现经济效益与国防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聚焦科技赋能,推动动员模式创新
科技是现代国防动员的核心驱动力。
要建设智能动员平台
,
依托国家大数据中心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构建贯通中央、省、市、县四级的国防动员信息系统,实现动员指挥的智能化、网络化和可视化。
要发展新型动员手段
。
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动员中的应用,确保动员数据的安全可靠;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动员需求预测和决策辅助;建设动员云平台,实现动员资源的云端管理和按需调配。
要加强前沿技术储备
。
密切跟踪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前沿技术发展,预置未来动员技术支撑点。与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共同开展国防动员新技术研发和应用。
五、深化演练检验,提升实战化动员水平
演练检验是提升动员能力的必要途径。
要突出实战化演练
,
坚持从难从严设置演练条件,重点开展指挥机构演练、动员程序演练和协同配合演练。通过演练检验动员方案、完善动员机制、锻炼动员队伍。
要创新演练方式方法
。
广泛开展基于信息系统的模拟演练,探索"虚拟+实兵"相结合的演练模式,降低演练成本,提高演练效益。组织跨领域、跨军地、跨区域的联合演练,提升一体化联合动员能力。
要建立演练评估机制
。
对演练全过程进行量化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形成演练、评估、改进的良性循环。
六、强化法治保障,完善动员政策法规
法治化是国防动员能力建设的重要保障。
要完善动员法规体系
,
加快推动国防动员法出台,配套完善经济动员、科技动员、兵员动员等专项动员法规,形成系统完备、衔接配套的动员法规体系。
要健全动员政策制度
。
完善动员补偿政策、优待抚恤政策、奖惩激励政策,调动各方面参与动员建设的积极性。研究制定新型领域动员政策,为新兴力量参与国防动员提供制度保障。
要加强动员执法监督
。
建立健全动员执法机制,加大动员法规执法检查力度,确保各项动员法规政策落到实处。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和动员意识,营造关心支持国防动员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新征程上,国防动员系统要牢记使命任务,勇于担当作为,以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快推进国防动员能力建设,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来源:阁中槛外
分享
发表评论
登录评论
匿名评论
提交
提交
地图导航
留言反馈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