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CC国防教育:从香山论坛看高校军事理论课的创新

2025-10-09

2025年9月17-19日,备受瞩目的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届香山论坛以“共护国际秩序、共促和发展”为主题,呼吁各国坚定维护战后国际体系和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秩序,吸引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800余位政军学界代表参与,其中包括40余位部级及军队长级以上高官,以及联合国副秘书长、东盟秘书长、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副主席等国际机构负责人。


图片

     

中央财经大学军事教研室副主任、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国防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国防教育专委会总干事吕云震博士出席论坛。论坛期间,吕云震博士与多位国际知名智库专家展开深入交流,就本次论坛中涌现出的多个议题如中美关系、未来战争形态、战争形态演变对国际安全的影响、国际战略格局等议题交换意见,并接受记者采访


图片

吕云震认为,本届北京香山论坛讨论的议题既回望历史,又直面前沿,既谈传统安全,也谈科技变革,为高校军事理论课提供了难得的“活教材”。对大学生而言,本次论坛的价值体现在把教材里的“大概念”落到现实细节。课堂上讲的“国际秩序”“多极化”“安全治理”,在论坛中被拆解为联合国改革、维和行动、战后国际法、地区冲突调解等具体案例,学生可看到概念如何转化为国家立场与多边博弈。而战争形态演变、混合战争、智能化战争等内容,与教材中“军事革命”章节高度对应,论坛讨论能把抽象条文变成“看得见”的装备、条令和演场景。此外,本次论坛举办“青年军官学者研讨会”等制度设计为高校课堂提供可复制的教学范式。论坛专设青年学者场次,鼓励即时发言、下补充、跨国防务学院生同辩论,这与高校军事理论课倡导的“情景式”“研讨式”教学完全同频,教师可借鉴其议题设置、角色分配和碰撞机制,把课堂变成“小香山论坛”。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模拟亚太安全架构、大国危机沟通、AI军控谈判等,可体验“防务智库+外交官+技术专家”的多重角色,锻炼战略写作、公开表达与团队协商能力。同时,本次论坛提供了最新案例与数据,解决教材内容和案例相对滞后等问题。

本届论坛重点关注“AI 军事化”“堤丰导弹部署”“俄乌冲突外溢效应”等热点,大量一手观点和PPT会在会议后由主办方公开,教师可直接引用,与课本中相对“静态”的内容形成互补。因此,香山论坛的会议主题与讨论内容,把历史与现实、传统安全与新兴技术、大国战略与青年视角有机融合,为高校军事理论课提供了“案例库”“教学法”“实践场”和“价值坐标”。

图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