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低空安全体系》系列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评审会。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南京邮电大学、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大数据中心、航天九院北斗测试评估中心、原空军网信办、中国长城互联网信息中心等单位的8位专家组成评审组。北京交通大学、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中电莱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中国长城互联网信息中心、全域空天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交控航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星图维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工业光电所、中盈航空、沈阳美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标准编制单位的19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秘书长助理张俊文研究员主持了评审会。
会议期间,评审组听取了《低空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标准规范》《低空飞行器起降场安全通用要求》《低空飞行航路/空域安全通用要求》《低空飞行气象安全通用要求》《低空飞行通信导航监视安全通用要求》《低空安全目标特征及标识应用规范》《低空飞行安全间隔管控规范》《军民兼容低空联合预警管控平台入网要求》《要地低空安全防御系统通用要求》《军地联防低空安全应急处置规范》《低空安全术语标准规范》《低空飞行器安全要求及检测规范》共计12项标准的汇报。
评审专家对各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和技术方案等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与建议。会议要求各标准编制单位充分吸纳评审意见,进一步规范文本表述、优化技术路径,强化标准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与可操作性。经评审组综合评议,本次提交评审的12项标准均通过征求意见稿评审。会议建议编制组依据专家意见及时完善方案,尽快形成送审稿。
本次评审会明确了《低空安全体系》系列团体标准的改进方向,极大地夯实了标准的技术方法与体系框架。后续,相关工作将以高标准、严要求稳步推进意见吸收和一致性验证工作,确保按时形成高质量的送审稿并进入审查环节,为我国低空安全体系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标准体系与技术支撑,助力低空经济实现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