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 第 17 届自抗扰控制研讨会在京成功召开

2025-08-27

2025年8月21日,由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和北方工业大学联合主办的“IEEE第17届自抗扰控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以“抗扰创新·智控未来”为主题,聚焦自抗扰控制(ADRC)理论前沿与产业应用,设置了学术研讨、实践创新和教学交流等多个环节。会议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家能源集团、中国航天科工等行业代表,共同探讨自抗扰控制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


图片


研讨会开幕式由北方工业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自动化系主任李志军主持。北方工业大学副校长王力在致辞中指出,自抗扰控制是我国学者首创的国际先进控制技术,以“主动扰动抑制”为核心思想,突破了传统控制对精确模型的依赖,在工业控制、机器人、电力系统和飞行器控制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当前正迎来与人工智能融合的重要机遇。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秘书长宋鹏在致辞中强调,自抗扰控制专业委员会自2022年8月15日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服务国家科技自强战略,搭建解决控制工程共性问题的学术平台。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进一步推动学术创新与工程实践的深度结合,为我国控制科学与工程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本次研讨会共设置七个平行专题研讨会,36位领域内专家分别以“自抗扰控制与人工智能”“数智赋能航空航天抗扰控制”“具身智能与自抗扰控制”“不确定系统预测、抗扰与学习控制”“无人系统抗扰方法及应用”“不确定系统决策控制与自抗扰方法”“自抗扰控制教学/教材”为主题作专题报告,展开热烈研讨,为自抗扰控制相关技术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沿视角,为推动自抗扰控制的教育普及与教材完善提供了交流平台。

专题研讨会一“自抗扰控制与人工智能”由薛文超教授主持,中原工学院校长/北京理工大学讲席夏元清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冯恩波教授、天津大学谢辉教授、东南大学李世华教授分别作专题发言。报告内容涵盖自抗扰控制在典型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流程工业多重时间尺度下的数据与机理双驱动优化方法、内燃动力系统主动抗扰控制的智能化框架,以及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结合在智慧港机中的实践探索,为自抗扰控制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沿视角与深入探讨。

   专题研讨会一报告专家

专题研讨会二“数智赋能航空航天抗扰控制”由李惠峰教授、张冉教授主持,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祁振强研究员、国防科技大学张洪波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邓岳教授、四川沃飞长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薛松柏总工程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晁涛教授分别作专题发言。报告内容涵盖基于ADRC的低成本乙醇氧火箭发动机可变推力控制设计与验证、航空航天发动机控制应用、强化学习在实际应用中的探索、大型eVTOL飞行器特性与控制问题研究,以及高超声速飞行器意图识别与轨迹预测,为航空航天领域抗扰控制与智能技术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沿视角与深入探讨。


图片

专题研讨会二报告专家

专题研讨会三“具身智能与自抗扰控制”由左志强教授、程龙教授主持,灵心巧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曹岗总经理、北京理工大学王钢教授、清华大学黄文炳教授、吉林大学胡云峰教授分别作专题发言。报告内容涵盖高自由度灵巧手系统展望、世界模型在机械臂操作中的应用、图约束下具身智能体的任务规划与技能学习,以及大语言模型驱动的自动驾驶测试场景生成与应用,为具身智能与自抗扰控制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沿视角与深入探讨。


图片

专题研讨会三报告专家

专题研讨会四“不确定系统预测、抗扰与学习控制”由池荣虎教授、褚洪庆教授主持,江苏大学丁世宏教授、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李晓明总工、中南大学罗彪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孙中奇教授、天津大学宋康教授分别作专题发言。报告内容涵盖熔盐储热煤电机组热电解耦系统方案及控制要求、扰动预测与模型预测抗扰控制方法、以及基于参数强化学习的车辆动力系统抗扰控制,为不确定系统的预测、抗扰与学习控制提供了前沿视角与深入探讨。


专题研讨会四报告专家

专题研讨会五“无人系统抗扰方法及应用”由刘涛教授、黄从智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张卫东教授、浙大城市学院田玉平教授、重庆大学蒲华燕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苏厚胜教授、同济大学高炳钊教授分别作专题发言。报告内容涵盖空海跨域立体协同系统关键技术、大规模AGV动态调度的Petri网建模与强化学习、非稳定约束扰动下目标探测识别关键技术、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状态估计,以及AI增强车辆底盘控制的混合数据-模型架构,为无人系统的抗扰方法与应用提供了前沿视角与深入探讨。‘

图片

专题研讨会五报告专家

专题研讨会六“不确定系统决策控制与自抗扰方法”由赵志良教授、张金会教授主持,北京大学李忠奎教授、西北工业大学许斌教授、浙江大学王雷教授、中南大学周华成教授、北方工业大学刘世达教授分别作专题发言。报告内容涵盖多智能体轨迹规划中的死锁与向量场问题、基于控制视角的非线性系统动态学习、分布式时空压缩优化、基于ADRC的不确定偏微分方程控制进展,为不确定系统的决策控制与自抗扰方法提供了前沿视角与深入探讨。


图片

专题研讨会六报告专家

专题研讨会七“自抗扰控制教学/教材讨论会”由李东海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郭宝珠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朱斌教授、中北大学赵志良教授、南开大学孙明玮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李明大教授、德国茨维考应用科技大学Gernot Herbst教授(线上视频)、科学出版社张海娜、国防工业出版社周敏文分别作专题发言。报告内容聚焦自抗扰控制的教学方法、教材建设与实践经验分享,为推动自抗扰控制的教育普及与教材完善提供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平台。

专题研讨会七

8月21日下午,研讨会举办了以“自抗扰控制:基本原理与实践”为主题的会前讲习班。讲习班由邓慧教授与陈森教授主持,克利夫兰州大学高志强教授(线上)、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白文艳教授、南京大学朱波教授、福州大学张和洪教授、郑州大学吴振龙副教授、迈斯沃克软件(北京)有限公司王家琛工程师等分别围绕自抗扰控制的理论基础、算法设计与工程应用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讲解与案例分享,为参会代表深入理解自抗扰控制的发展脉络与工程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同期组织进行的自抗扰控制设计大赛,旨在推动控制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吸引了诸多国内高校本科生及研究生参与竞赛。经过初赛选拔出的8支队伍在决赛中现场展示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展示了自抗扰控制在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动力及电力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图片


本次研讨会通过会前讲习班、专题研讨和设计大赛等形式,深度研讨了自抗扰控制的前沿研究和工程应用与教学的实践路径,共享了最新研究成果,激发了学术创新思维。自抗扰控制历经几十年发展,其核心在于理解不确定性、实现跨界融合。本次研讨会不仅为领域内学者提供了高水平交流平台,也为推动我国控制学科发展、服务科技强国战略注入了新的“控制力量”。

分享